发布时间:2016-12-27 10:33:55
标签:竞争力 产品
浏览(17170)
除每月定期公告的原保费收入外,原先仅限于行业内部交流的“个险新单保费收入”,如今正逐渐成为投资者用来衡量寿险公司业务含金量的重要标尺。从上海证券报掌握的数据来看,上市保险公司8月份的个险新单保费收入的高增长态势进一步显著提升。
而另一则来自业内的反馈信息显示,随着保监会在负债端对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的严控,那些以往高度依赖此类险种的中小寿险公司与以长期业务为主的大型寿险公司,在新单销售上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局面。
在中小险企迎来转型窗口期之时,大型险企的竞争力渐有回暖之势,市场集中度或将出现微妙变化。
市场格局或再生变
中小保险公司近年来的持续“逆风飞翔”,使得保险市场份额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初的大企业“独乐乐”转变为大中小企业“众乐乐”。虽然业内对于中小险企业绩“含金量”一直存有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行业“梯队”的市场份额的确出现了缓降趋势。
不过,随着监管部门对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的严控,这一市场格局或将再度生变。
曾长时间依赖这类“高成本、低价值”险种的部分中小寿险公司,开始体味到从未有过的挫败感。“我们的短期保费规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银保渠道的影响更甚。”不少中小险企负责人内心充满着矛盾,一方面他们冀望高压政策日渐式微,另一方面他们又深谙转型的必要性——发售理财型险种、“短钱长投”下赚利差的模式恐难持久。
而相较之下,坚守做长期保障的大型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不降反升,从占据国内保险业半壁江山的上市险企核心保费数据中,便可管窥一二。
从上证报获悉的行业内部数据来看,在衡量寿险公司利润水平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速”上,今年1至8月,中国人寿(601628,买入)、中国平安(601318,买入)、中国太保(601601,买入)、新华保险(601336,买入)的累计数据分别约为250%、40%、50%、25%。其中,8月单月数据显著提速,四家上市险企的数据分别约为270%、60%、280%、60%。
“随着新规的持续推进,坚守做长期保障的大型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会稳步提升。”不过有观点认为,整体大环境仍是“政策改革层层推进、行业壁垒逐步破除”,如果中小险企能在满足现金流(满期给付与提前退保造成的)需求的前提下,又能逐步调整业务结构,降低投资风险偏好,以创新的思维在产品、服务及制度创新上下足工夫,那么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仍然能够寻求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政策春风再度吹来
虽然市场格局或再生变,然而市场人士对于整个寿险业的前景仍充满期待。
尤其是近日市场再度传出,“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日前上报至有关方面,不排除今年下半年启动的可能性。曾有大型保险机构内部做过测试,如果“个人税延型养老险”率先在上海试点推出,将会为上海带来年均50亿元到70亿元的新增保费收入。
而从之前的消息来看,试点或许并不局限于上海,可能也有望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区试点。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试点城市增加甚至同时在全国铺开,那么由此撬动的新增保费规模将会是百亿级甚至千亿级。
可预见的是,随着税收优惠制度的次第出台,以及保险知识的普及,消费者在商业养老险、健康险、意外险方面的主动性投保意识持续提升,这类保障型险种的保费收入会有进一步增长的动力,这类非利率及非收益敏感性险种或能挑起未来保险业高增长的大梁。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在改革中争得一席之地,部分中小寿险公司已开始掉头“瘦身”,探索价值化增长。比如,多家中型寿险公司的2017年经营计划中收缩了规模指标,着手调整业务结构,即使是高度依赖银保渠道的银行系保险公司也开始尝试深挖股权优势,探索价值分享的银保新模式。
四通搬家保障
让您放心搬家
爽约5倍赔
期诈3倍赔
乱收费2倍赔